【勵志之星】飲水思源不忘本,感恩勵志報于行——化學與化工學院張曉卉

發布時間:2022-12-02 審核人:吳鳳庭 編輯:曹菁菁 瀏覽次數:

飲水思源不忘本,感恩勵志報于行

張曉卉,女,漢族,出生于2001年3月,共青團員,就讀于湖北理工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2020級應用化學班。在過去的兩年里,她始終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心態,時刻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在老師和同學的鼓舞與幫助下,在思想、學習、工作等方面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收獲頗多。

一、家庭貧困,勵志向上

她出生于山西省長治市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母親身體不好,因腿部膝關節疾病不能長時間站立或走動,常年靠藥物維持正常生活。2020年,她考入湖北理工學院,班主任得知她的家庭情況后第一時間為她建立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檔案。連續兩年,她獲得了國家助學金的資助。

在讀書期間,為了減輕家庭的經濟壓力,她通過兼職賺取生活費和學費。上學期間,她在學校食堂做兼職、寒暑假在餐館當服務員。寒冷的假期,當同學在家里取暖時,她為了每天能多賺20元錢,堅持工作到晚上10點。冬天零下十幾度的夜晚,她獨自騎車回家。遇到大雪,她只能步行一個多小時回家。今年7月,她母親的病情突然加重,不得不住院換掉了右腿膝關節,每天需要堅持吃藥和并做康復訓練。學院得知她的情況后,為她申請了春蕾計劃,使她獲得了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的資助。

二、勤奮學習,爭創佳績

在勤工儉學的同時,她嚴格要求自己,刻苦鉆研,每天早起到教室背單詞和學習專業知識,培養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掌握了專業理論知識和嫻熟的操作技能,成績名列前茅。連續兩年,她的綜合測評成績在專業排名第一。2021—2022學年,她共學習了30門課程,其中她有13科成績在班級排名第一、3科成績在班級排名第二、2科成績在班級排名第三,并獲得湖北理工學院“甲等”獎學金、湖北理工學院“勁牌”獎學金和國家獎學金。課堂上她認真聽講,課下她在自習室鞏固所學知識。課余的時間,她與老師一起投身化學科研實驗,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為考研做準備。

三、感恩奉獻,回報于行

飲水思源不忘本,當她遇到困難的時候,是學校為她建了檔,國家資助了她,她常懷感恩之心,勵志回報母校,回報社會,回報祖國!

為了傳承感恩精神,她每年都參加學院組織的感恩教育活動,把感恩之情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了更好地服務師生,她在學院擔任學習競賽部部長一職,工作認真嚴謹,盡心盡力。為了使大一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她組織開展大學學習方法和技巧的專題講座,并利用晚自習查課的時間,幫助同學學習。她還組織了各種知識競賽、科技文化藝術節、辯論賽等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在活動中發揮才能,積極貢獻自己的才智,調動部門各成員的積極性并努力將他們培養成為認真負責的學生干部。學習競賽部在她的管理下,制度更加完善,各成員也收獲了很多。

她擔任班級學習委員期間,工作一絲不茍,盡職盡責,做好模范帶頭作用,積極配合老師各項工作,成為老師和學生的紐帶。每當班上的同學遇到難題,她都盡自己所能幫助他們,對學習困難的同學進行幫扶,帶動寢室同學一起學習。室友大一學年成績處于班級的中下游,經過她一年的督促與輔導,大二學年成績在專業名列前茅。她擔任學生干部盡職盡責,表現突出,獲得了黃石市優秀學生、學校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學生教學信息員、學院優秀學生干部等榮譽稱號。

今年暑期,她的家鄉山西省長治市突發疫情。疫情就是命令,張曉卉同學對此非常關注和重視,不怕辛苦,不怕危險,積極作為,主動請纓,發揚湖理學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艱難危險和連續作戰”的精神。她立即與村鎮工作人員聯系,報名成為抗疫志愿者投身社區防疫工作,主要承擔中高風險地區人員流調以及每日核酸檢測登記工作。她立志于將自己在學校之所學,應用于家鄉的沃土,做好家鄉疫情防控的信息新兵,駐牢家鄉疫情防控的信息長城,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充分體現了一位大學生的博愛精神和情懷,并且得到了村鎮領導和志愿同胞的高度贊譽和充分肯定。通過本次志愿服務,她對于社會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要做到不僅理論學習看社會,還應積極實踐建社會,社會便是我們終將奔赴的山海,建設社會,奉獻社會的路上她一直都會在!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青年是國家創新的主力軍,大學期間,她結合專業所學開展科研實踐,參與張勇老師的科研和大學生創業大賽項目。今年7月,她代表湖北理工學院參加第五屆全國大學生化工實驗大賽,利用所學知識操控化工大型實驗裝置。在強手如林的比賽中表現出色,最終獲得二等獎。通過參加學科競賽,她了解到了專業前沿和行業發展的空間。

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作為新時代青年,她將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報效祖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